黄芪味甘,性微温,归肝、脾、肺、肾经。有益气固表、
敛汗固脱、托疮生肌、利水消肿之功效。在中医五行理论中,春季对应的是肝脏,因此,调养肝气对于春季的养生
至关重要。黄芪作为补气佳品,在春季生发的季节能够起
到一定的补气作用。黄芪熬粥汤,具有益血补气之功效【性状】 本品呈圆柱形,有的有分枝,上端较粗,长30~90cm,直径1~3.5cm。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,有不整
齐的纵皱纹或纵沟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强,并显粉性,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,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,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气微,味微甜,嚼之微有豆腥味。【鉴别】 (1) 本品横切面:木栓细胞多列。栓内层为3
~5列厚角细胞。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,有裂隙;纤维成束,壁厚,木化或微木化,与筛管互排列;近栓内层
处有时可见石细胞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~3个相聚;导管间有木纤维;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~4个成群的石细胞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。粉末黄白色。纤维
成束或散离,直径8~30μm,壁厚,表面有纵裂纹,初生
壁常与次生壁分离,两端常断裂成须状,或较平截。具缘
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,具缘纹孔排列紧密。石细胞少见,圆形、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,壁较厚。
【炮制】 除去杂质,大小分开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
干燥。
蜜黄芪:取黄芪片,照蜜炙法(附录Ⅱ D)炒至不粘手。
【归经】 归肺、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 补气固表,利尿托毒,排脓,敛疮生肌。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便血崩漏,表虚自汗,气虚水肿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,血虚痿黄,
内热消渴;慢性肾炎蛋白尿,糖尿病。
【用法用量】 9~30g。
【贮藏】 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,防蛀。
【摘录】 《中国药典》